盛宋官道

第二百二十五章 择机而动

范铭笑着摆了摆手,“赏功罚过,这就是你应得的,有什么好谢的,而且若是连这点福利都不能给本曹的人谋求,那我这个判司也算是白当了”。

两人继续策马前行,范铭转入正题道:“老张,这两天你就不用干别的了,你地任务就是招呼好从各州过来的商人,打点上下,公示这次商贾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吃穿住行什么的就不说了,若是他们要山川地理图或者想实地勘察地形时,你就派人带他们去,这些配合及联络地方的任务也并交给你了,若是人手不够你就把下面的牙人都调配起来。”

“嗯,我这两天就盯着这事儿”

行至半晌,范铭仿佛又想起了什么来,喃喃自语道:“这修造河槽的事也也要提上日程了,福顺也该回来了,知府大人从汴京借的人也差不多该到了。”

老张跟在身旁,仿佛听到了范铭的心思,便接话道:“以前府衙里也修过河道,也都是都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部分线路现成的就有,不如让人把去找找,也省了再重新测量过”。

“嗯,我怎么没想起这一茬来。”端坐在马上地范铭拍了拍脑袋,挺了挺腰看向城外那一片天空,“总归是要先尽快拿出线路图来,有了线路图,咱们这边才好着手征地换地,才能正式开始修造河道,提前勘量规划好,该避的避,该让的让。真动手修起来的时候就能省很多事了,更重要地是咱们要修的是一条黄金水道出来。”。

老张的目光顺着范铭的眼神也投向了那片空际,“判司放心,我一定将那些个商人招呼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钱来”。

“呵呵,那就好。”

走到半路,范铭再次停了下来,又转身道:“对了,修河道里州院里即不给钱粮,不给徭役额度,人总要给几个吧!你趁着没事的时候还去州院中转转,就要人,光知府大人从工部借的几个太少了,往年应天府也要修河道,这专业的人才肯定还有不少,你要负责把这些人给找出来,越多越好”。

随后几天,果不其然的,知府大人从工部借的几个大师傅终于到了,范铭赶不及的派张福顺和王稼轩陪着那几个工部的人下县去勘察河道,而范铭则是陪着赵武东、任西平几人,将一些合作意向的细化条列成文。

值得一提的是赵武东这么在应天府一晃悠,应天府的四大商行赵、钱、蔡、陈四大家都纷纷的找上门来了,范铭也是来者不拒,都提出了同样的合作条件,至于蔡得荣他也丝毫没有为难一下,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让蔡得荣颇不好意思,连夜让人送上一份厚厚的重礼。

这期间范铭也不忘了给李通判及龚大学士的私信,及一些随信带去的方物托人送出,有乐平的引荐,他倒是不担心信送不到恩府和恩师的手上,这也是范铭在为自己铺后路,说实在的他也实在想不到这个摊子一下子能铺得这么大,到了有点掌控不住的程度,如今也只能临阵抱佛脚了。

赵武东也就没急着走,派下人带回去一封家书后,他便也悠哉游哉的暂时在应天府呆了下来,看这架势分明是要亲眼盯着码头那块地开工之后才有去意,而且他也没闲着,去的家书里已然让人从汴京带一批匠工过来,准备建造房舍,开发码头了。

范铭本还想着如何将那商业示范区弄起来,如今有了赵武东的‘自觉’也就放松了不少,而且还顺便请赵武东帮忙觅得一个建筑方面的行家大师,来整体规划、设计这片地。

如此,就在这看似悠闲实则忙碌的情况中,范铭过得异常的充实。

随着临招标大会的日子越来越近

,范铭莫名的闲了下来,这日是休务,难得的是竟然没有人上门拜访,这可是难得的稀奇事,要知道前几日范府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范家天天在办喜事呢。

莫惜容此时也感觉有些好奇,仰着那微微荡漾着红霞的脸蛋问道:“阿铭,今日怎么每人来啊?”

范铭将坐在腿上的妇人小心的移动了一下位置,“怎么,难得的一天清净,你还不乐意啊。”

妇人翘着小嘴,“就是好奇嘛!”

范铭呵呵一笑,“这很正常,再过几日就是商贾大会了,该走门子的都走完门子了,没走完门子的也知道事情差不多都已经有了定案了,也就安心的等大会召开了,到时候再看谁的钱多了。”

“你啊,真是胆大,一块坡地就敢卖出这么高的价钱。”妇人嘴上嗔怪,眼里却满是自豪,自己男人赚钱的手段可真不是一般人可比,看看这两天光送礼的就把两间西厢房给堆满了,这还是先提前让人将左邻的宅子给买下来了,不然连放的地方都没有,算算这些天的收益,林林总总的怕是有上万贯了,这些个商人出手真大方。

“又想着啥呢!”范铭搞怪的手又抚上了妇人胀鼓鼓的胸脯。

“嗯,不要”,莫惜容嘴里说着没啥,但脸上的滴得出水神情却是连傻子都能看出来她动情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自打有了身孕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愈发的容易被撩拨,可偏偏又不能,这让她身体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范铭一下被妇人的神情看得呆了,结婚快也不少日子了,就是两人平日里在屋里“白昼宣.**”,甚至是对着春.宫图实践“鱼接鳞,兔吮毫”这样的高难度房中秘技时,莫惜容也不脸红啊,今个儿到底是怎么了?

“好啊,到底有什么瞒着为夫,还不快快从实招来”,范铭用着后世京剧里的唱腔喊出出这番话来的同时,顺手一抄就把莫惜容放轻轻的放倒在了榻上,“还不招,看来不上家法是不成了”

往日一听到范铭要行家法,妇人即是忍受难耐,又是心身抗拒,一时脸色涨得绯红,就连眼睛都纠结得水汪汪的,看得让人异常的心动。

正是行家法的时候,范铭又岂容她推拒,手上顿时加快了动作,连带这劲道也重了不少。

“阿铭,不要……别……孩子”,眼见着挡不住兽血沸腾的男人,莫惜容终于忍不住开口求饶。

范铭嘿嘿一笑,将手探进了妇人的小衣里,“放心吧,我算过日子了,已经过了三个月,只要小心点,是可以行房的。”

妇人也有些动情,诺诺的犹豫不定道:“真的么,官人,你可不要哄我。”

范铭顿时气得笑了,一时腹内的火气也散去不少,将手从妇人的身体之内抽出来,“算了,还是保险点为好。”又随之在妇人娇嫩欲滴的脸上上亲了一口,爱怜的说道:“你啊,就是妖精,迷死人不偿命,还专吊人胃口。”

莫惜容仿佛也有些自责,服侍自家男人是天经地义的是,但却扫了他的意,不禁诺诺道:“官人,若不然我去叫香雪过来,或者婉儿妹妹也行。”

“行了行了,这事不用你操心。”范铭故作生气的摆了摆手,又道:“说不得等下还有人上门,这个点儿实在不宜行这妙趣之事,晚上再说吧。”

“嗯。”妇人自责又带着些许的羞意低下了头。

范铭蓦然又想起自家铺子的事来,闻到:“对了,莫宝明在哪儿,咱家铺子的事他开始弄了吧?”

“是啊。”莫惜容见范铭突然问起这事,有些好奇,平日他

很少过问自家买卖的事,今日怎么又突然有了兴致,“我身子不方便,便就让三姐夫跟着他去摆弄铺子的事,小七也跟着呢。”

“那就好,就让他出钱,咱们家里的暂时不要动,我到时候有用,上下还都得打点。”事实上范铭想着的是开娱乐城的事,这是答应了阮阮的事情,他决心要做到,眼下虽然时机还不到,但这本钱却要先预备着,不然一旦招标大会一结束,他再想要捞钱可就困难多了。

莫惜容也没多问,顺从的点了点头,“嗯,知道了,还有人家送的贵重礼物我也把他好好收管好,到时候也能转送出去。”

“没错,真是我的贤内助!”范铭忍不住又伸出手去捏了捏妇人的鼻头,如今越来越把她当小孩宠了。

“大官人,外面有人递名帖,上门拜访,是亳州的商人。”正当范铭想着可以清闲和妇人享受一下温馨的两人世界时候,外面小环的声音响了起来,范铭起身对妇人笑了笑,耸了耸肩,以示无奈,迈步跨出门去……

————————————————————————————————————————————————

北宋建都开封。从地理位置说,这个都城更接近了当时盛产粮米的地区,并缩短了漕运的路线。北宋政府,根据“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精神,对当时首富地区江浙(相当于现在江苏省南部和浙江全省)的水利,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先后建成捍海堰、江南海堰、钱塘江堤等,使江浙地区的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宋初还采取了许多奖励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并且鼓励农民垦荒。宋太宗末年,全国垦田三百一十二万顷;宋真宗末年,全国垦田增至五百二十四万顷。这些都大大有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此外,宋朝的造船事业也是比较发达的,在北方的东京相州(今河南安阳)等地都设有官办的造船场--船务、船坊;在南方的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广州等地,也都设有这类官营船场。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发达,有些船场具有很大的造船能力,如浙江处州(今丽水县)的造船场,在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就曾奉命承造船只六百零五艘。当时的大型海船,有的可载客五六百名,载货二千斛,船上设有罗盘针等导航设备,造船事业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便可见一斑了。

农业的发展、水利的开发和造船技术的进步,都为北宋的漕运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宋朝的漕运量很快地超过了唐朝。每年的漕运量,一般都在五六百万石,多时还曾到八百万石。为什么宋朝的漕运量这样大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北方各省的农业生产,在长期的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由本地取给的粮食数量愈来愈少,而仰赖外地供应的数量愈来愈大。不仅都城开封的粮食需由南方供应,就连南京(今河南商邱)、陈州(今河南淮阳)等地也开始仰赖于漕粮。其次也由于东京等大都城里聚居着的都是些不事生产的统治阶级--皇帝、贵族、文武官吏和军队。在这批人中,不仅皇帝消耗着大量的粮食(光祭祀用酒每年即需糯米八万石);而且宋朝的官僚机构重叠庞大,常有一个官五六人共做的现象,做官必须食俸禄,高级官员每月要支禄米一百石。官吏一多,国家支出的粮食自然就多了。宋朝政(蟹)府还养着大量军队(宋仁宗时最多曾达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军队的给养也大多仰赖漕米。有了以上的客观需要,再加上北宋的漕运线路比唐朝要近一半,由淮入汴,水道畅通,滩阻较少,而且不需接运,所以宋朝每年漕运量,成为我国漕运史上的最高纪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