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1

第1节:《藏地密码》有"神秘配方" 文/阿来

《藏地密码》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xi zàng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开始了xi zàng历史上最彻底、最血腥的一段灭佛史。在那次灭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大量经典和圣物埋藏起来,随后将其秘密转移至一个隐秘的地方,他们在那里修建了神庙,称为帕巴拉-仁博切-**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

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xi zàng。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斯大林曾派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xi zàng,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个陌生人送来的信封,信封里装着两张照片,照片上惊现的远古神兽,促使卓木强巴及导师、世界犬类学专家方新教授亲赴xi zàng。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震惊地发现,照片上的动物竟然和帕巴拉神庙有关……不久之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sè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xi zàng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xi zàng,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第一节

腾讯专题:xi zàng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zt/2008/zangdicode/

第二节:阿来把《藏地密码》推荐给所有热爱xi zàng的人

《藏地密码》有"神秘配方"

书评人:著名藏族作家阿来

文坛,更准确地说是出版界,好些年来一直在期待成熟的类型小说。

本来中国也是有成熟的类型小说的,比如志怪与武侠之类,但只是有类型却无类型的概念。所以今天呼唤类型小说的人,不但使用了西方关于类型小说的概念,真实的意思其实也是期待并cāo弄着这个概念:侦探、寻宝、探险、科幻、奇幻、恐怖……而且,这些年里也有模仿之作大量应市。但也只是应市而已。所以一说,就是当前的所谓类型小说,还是太多的模仿,而鲜见有自己的独创。

我自己主编过多年的幻想类文学杂志,也有野心构建中国气派的类型小说之一种,应该说除了赚钱还算不少,文体建设上却基本失败。后来离开这个位置,至少有一年多不看这样的东西了。直到前些天,我因朋友推荐看了《藏地密码》,读过之后,真有些意犹未尽,特别想知道"下回分解"。但想必那些分解还在作者脑海之中吧。总之,《藏地密码》大概算是我近年来在中国内地所看到的最好的"类型小说"。当然,这部120万字的小说,目前我只看到一半,另一半据说作者何马还没有写完。

我是一个藏人,当然也是一个作家,或者也曾经尚算是一个称职的出版人。我族同胞,因为自己文化及各方面的弱势,对于自己文化的种种言说,总有一种紧张的心情,我也不能自外于此种氛围,因此对《藏地密码》文化方面的评论可略去不说。我宁可以一个编辑的身份来说说《藏地密码》这部丰富的小说,因为从我看过的这半部《藏地密码》来看,倒能看出些类型小说成功的秘密。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类型小说有自己的传统,类型小说首先要依附于一个文化系统。比如西方类型小说中圣杯的悬念,吸血鬼、蝙蝠侠之类的形象,绝不是小说家为了编织一个故事而一时兴起的想像,而是来自于久远的神秘传说,也就是来自于一种文化传统。小说从这些传说出发,也就获得了一种牢靠的心理基础,具备了使故事得到读者参与和认同的可能。而今天,汉语中的类型小说,往往缺少这样的文化依托。《藏地密码》的作者恰好掌握了这种小说的神秘配方。所以,《藏地密码》这部小说,也正是依托于至今仍有神秘感的xi zàng文化与xi zàng的地理,找到了在真实与虚拟间往返叙述的zi you,使这个故事有了心理和文化基础,使这个故事的铺排具备了成功的可能。《藏地密码》中至少关涉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藏传佛教的历史与传说;藏獒的知识与传说;最后一个是青藏地理及探险。似是而非?是的,小说中提供的知识系统是这样的,这是小说特殊的需要。如果一切都在已经定论的知识范围内展开,那样的小说就失去让人想入非非的能力了。《藏地密码》的写作,作者何马让它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叙述可能,正是这种可能xing,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未知的阅读快感和兴奋,也更加增强了xi zàng文化的神秘之感。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