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归根到底是要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成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不能走保守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资本主义“邪路”,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新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之路,是适合中国国情,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发展道路,是人民赞成、人民高兴、人民拥护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成功走向了21世纪,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扎实走好这条发展道路。

要坚定不移地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我们党95年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脚站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的事业无论多么艰难,如改革开放,都将最终前进发展。什么时候脱离客观实际,弄虚作假,头脚倒置,天马行空,我们的事业无论一时看起来多么轰轰烈烈,终将遭受挫折和失败,如“大跃进”时期。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重大安全事故频发,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贪污腐败等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定地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破解发展难题,踏实留印,扎实前进。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是改革探索的思想成果,是我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

结,体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应对发展变化、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深刻思想观念。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们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习近平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全面创新又抓住关键,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开展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增强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协调发展,要找出短板,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要明确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树立习近平讲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观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大“蛋糕”,另一方面分好“蛋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要坚定不移地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这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成这个任务,要从实际出发,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锲而不舍,不断前进。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努力完成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增强发展协调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本章完)